人民日报2月27日电(记者申少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近期,全国疫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各地疫情均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发现疫情明显反弹的省份。要抓实抓细“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和统筹调配,不断增强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要密切关注境外疫情发展态势,保持常态化指挥体系有效运行,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快速响应水平。
“应急医药物资保障是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为保障医药物资供给的充足和可及,国家卫健委与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医药物资的保障工作:完善分级储备制度,中央和地方加大应急医药物资储备,形成国家储备、区域储备、省市县储备和医疗机构储备相结合的立体化储备格局;及时完善储备品种和数量,结合传染病疫情需要,建立疫情专项储备,提前测算用药和物资需求,扩充相应的产能和实物储备;强化医疗机构应急药品和物资储备。此外,高等院校在春季开学之际,也要做好药品储备,为师生提供相应服务。
“疫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应急管理特别是医疗应急的重要性。”郭燕红介绍,经过近20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下一步,我国要按照平急结合、系统高效的原则,推动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高质量发展:完善医疗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国家、省、市、县立体化医疗应急指挥调度信息系统,做到指令传递快、系统反应有序、基层执行有力;推进医疗应急救治基地建设,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针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故灾难等几大类突发事件建设医疗应急演训基地;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进行提质扩容。
“目前,新冠救治医疗物资产能充沛、库存充足。”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介绍,3年来,工信部与有关部门和地方协同,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医疗物资生产保供任务:建立“全国一盘棋”调度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建立重点医疗物资中央、地方两级调度机制,坚持日调度、周计划;千方百计促进医疗物资增产扩能,组织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制定增产扩能方案,派出特派员进驻重点企业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密切跟踪各地疫情发展形势和达峰时间,强化供需对接,按需求紧迫程度确定医疗物资调拨数量和供应节奏。
海关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介绍,3年来,海关坚持口岸疫情防控海关必坚守,采取全面、严格、彻底的防控措施,共检疫入境人员1.6亿人次,检出新冠病毒阳性8.2万例,监测检测进口冷链食品样本600余万个。面对突发疫情,全国海关迅速建立起统一指挥、立体防控的三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并保持高效运转,锻造了一支坚强有力、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农村地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介绍,3年来,我国根据不同阶段疫情防控要求,及时优化工作机制,加强部署安排,指导各地因时因势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去年12月份,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有关部门组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指导各地建立省市县三级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3180个,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压紧压实“五级书记”防控责任。聚焦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和关键节点,建立了全国农村地区涉疫信息报送体系,在监测摸清重点人群基础上,组织1656.14万名包保人员开展包保联系服务。积极应对农村地区医疗物资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紧缺等问题,多渠道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强对农村地区医疗物资的调拨配送和精准投放。
粮油肉菜等生活物资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许正斌介绍,近年来,全国农业生产总体保持增长,粮食连年丰收。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731亿斤,创历史新高;蔬菜种植面积3.3亿亩以上,产量8亿吨左右;畜产品生产发展势头良好,肉类和奶类产量创历史新高。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全国大米、面粉价格平稳运行,食用油价格稳中小幅上升,猪肉、鸡蛋价格总体呈现周期性、季节性波动。
近期,一些地方出现了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郭燕红说,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都是季节性传染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预防流感的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戴口罩、常洗手,做好通风,以及减少人员的聚集。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感染引起急性胃肠炎,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患者以及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引起传播。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是保持手卫生,同时做好个人饮食卫生。国家卫健委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进一步强化预检分诊,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治疗药物,切实保障好患者的医疗需求。
责任编辑:曾裕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