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中国实践智库报告:华政科研高质量发展,向着一流政法大学加速迈进

发布时间:2023-01-25 13:20:33 来源:中国报道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华政科研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一年,他们致敬七秩芳华,围绕“勇担时代使命、繁荣法治文化”主题举办“学术校庆”系列活动,传承“为学之道、为人之道”;他们凝聚华政学术共同体,锐意改革,破解“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科研发展难题;他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向一流政法大学的办学目标加速迈进!有鉴于此,本期中国实践智库报告特推出“学术华政”2022年重点科研工作和高质量科研成果盘点。

一、开展专题理论学习,落实“有组织科研”,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创新

2022年11月15日,华政建校70周年当天,学校会同上海市法学会共同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新时代法学教育”主题研讨会,邀请全国法学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知名专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新时代法学教育的发展蓝图和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华政立场上探索如何构建中国法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全力服务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学校科研处高度重视,特别组织职能部门及各学院负责人、分管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教师代表,围绕“马克思主义”“三大体系建设”“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等主题深入研讨,探讨学校未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与路径,并及时将学习讨论内容向中宣部国家哲社办进行了汇报。

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推动党建与科研同频共振。2022年10月25日,科研处党支部与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党支部在线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联组学习,深刻领会“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等重大理论命题,并就有组织科研、科研评价和管理改革等问题展开深度交流。

二、深化科研评价体制机制改革,未雨绸缪,为院校二级管理制度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科研处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启动“科研成果评价”“科研项目经费匹配”“科研机构建设管理”三大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现行《科研工作纲要》相关内容进行优化完善,形成《华东政法大学高质量科研促进办法(讨论稿)》;积极配合学校的二级管理制度改革,形成《法学学科科研成果考核与奖励指导意见(讨论稿)》。

根据教育评价改革相关要求和疫情期间学校实际情况,“抓大放小保重点”,完成科研项目经费匹配制度改革,修订《华东政法大学国家级项目管理办法》《华东政法大学省部级项目管理办法》及《科研工作纲要》相关规则。改革后的项目经费匹配制度更加强调质量导向,对高级别项目根据完成时间和结项情况予以分级匹配,突出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培养。在全校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之下,改革得以顺利推行。

推动科研机构管理改革,探索国家级科研基地建设管理工作,开展首次校内科研机构考核。形成科研机构建设改革方案,重点建设数字法治研究院、人权研究基地等若干个校内重要科研平台,更好发挥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作用,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国家安全学、纪检监察学、智能法学、卫生健康法学、教育法学等领域产出高质量成果。

支持人事管理部门开展我校首次教师聘期考核工作,为科研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和二级管理制度改革积累相关经验。

三、稳中求进、行稳致远,不断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努力提升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

聚焦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目标和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2022年学校努力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关键科研指标稳中有升,持续产出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

首次实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预申报制度,组织开展校院两级多学科多层次全过程专家辅导,取得一定成效。初步统计,全校2022年获批教育部重大专项课题1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27项)较2021年大幅度增长,年度及青年项目立项数创五年新高(23项);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为近三年最好成绩。获得省部级课题40项,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5项,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课题15项,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10项,中国法学会课题9项,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结项总数为6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29项,大大释放了科研生产力。

2022年华东政法大学

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情况统计

2022年华东政法大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情况统计

(以结项时间排序)

何勤华教授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三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篇,在《政治学研究》《历史研究》等国内其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根据“中国法学创新网”和“法学学术前沿”发布的数据,学校教师2022年度CLSCI(中国法学核心来源期刊)发文100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三。刘宪权教授、胡玉鸿教授、王海军副教授、姜涛教授、杨凯教授、王迁教授、马长山教授、陈金钊教授、章志远教授等9位学者进入“高产学者”排行榜,其中刘宪权教授以评价年度内发表8篇CLSCI论文的卓越成绩,位列全国法学学术界第三名(并列)。陆宇峰、杨嵘均、汪仕凯三位教授的三篇论文入选上海市社联2022年度十大推介论文。全校教师共出版高水平专著60余部。陆宇峰教授任副主编的《法理学手册》入选“《法治周末》2022年十大法治图书榜单”并高居榜首。

2022年,全校共5项科研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科研成果获第八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1项成果荣获第十三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1人获“上海市社科新人”奖。

2022年华东政法大学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四、加强科研和智库高端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要,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22年,华东政法大学科研、智库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学校依托高端平台建设探索有组织科研,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获批上海市唯一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国家级科研机构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所属上海市教委的涉外法治协同创新中心由“培育”转为“正式”建设。新增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纪检监察学院等教学和科研单位。重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人权研究院、华东检察研究院等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层次研究机构稳步发展,“新法科”标杆平台矩阵不断拓展。

加强智库平台建设,推动高质量智库成果产出。在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围绕“中国法治战略”这一定位,弘扬“创新、务实、开放”的海派法学文化,着力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搭建高层次学术平台,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申报重大研究课题,产出优秀学术成果。2022年,学校近100项决策咨询专报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相关部门采纳,在市属高校名列前茅。

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联合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与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并在校内组织开展2022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系列专项课题(第一批)申报工作,围绕政府法治、产业和信息化等开展研究,共11项课题获准立项。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

“数字法治与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022年度课题立项情况

与上海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协调小组共同成立上海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并组织开展2022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专项课题招标工作,5项课题获准立项。

上海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022年度课题立项情况

五、喜迎建校70周年,持续打造学术文化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校庆活动

“学术校庆”,是2022年华政建校70周年的三大主题之首。一年来,科研处调动各方力量,将学术校庆与文化校庆相结合,坚持讲好华政科研人和华政法学教育故事,以“勇担时代使命、繁荣法治文化”为主题,策划并开展了建校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各二级学院的支持配合下,全校共举办建校70周年主题学术论坛或研讨会30余场;以“重温功勋教授的学术贡献,弘扬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为主题,举办功勋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4场,并通过“学术华政”公众号讲述功勋教授的学问人生、教书育人故事;主办“献礼党的二十大 喜迎建校七十年——国画大师庞荣年20米山水长卷《革命老区阜平》展”,体现学校学术人文底蕴。

9月28日,由科研处、法律史学科共同主办、何勤华教授用心成就的《华政的故事——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一个侧影》新书首发仪式举行,为校庆献上一份厚礼。11月13日主办“第七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暨首届全国法学与社会学跨学科前沿论坛”、11月15日主办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70年主题论坛”等学术校庆活动,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华政70周年校庆文丛”自2021年开始启动征稿遴选,联合商务印书馆、法律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择优出版,目前已出版近30本。11月26日,科研处与校图书馆合作举办华政学者文库“明珠阁”揭牌仪式,共遴选732位教师校友著作3226种,并举办了70周年“校庆文丛”发布仪式。11月22日,科研处与图书馆共同承办华政教师、校友译著展开幕式,展示了自2003至2021年学校190多位教师和部分校友出版的300余种译著。

2022年岁末,《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报道华政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经多家媒体转发,产生了热烈反响。

2022年,华政还聚焦“法科一流、多科融合”新发展格局,探索跨学科研究增长点,持续建设学术文化品牌。“东方明珠大讲坛”设立于2020年,是我校立足“学术兴校”发展模式和“多科融合”发展格局,由科研处牵头打造的代表本校最高级别、覆盖全校所有学科、具有学界美誉度、产生全国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殿堂,已组织52场学术讲座。2022年共组织19场,邀请国内外大咖学者近60余人参与主讲和与谈,并与商务印书馆合作,以“自主性与共同体”“现代性与中国时刻”为题出版两本《“东方明珠大讲坛”讲演录》。

六、聚焦国家发展前沿问题,把握重点学术研究领域,学术期刊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依托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打造高水平学术期刊。2022年,学校主办的《法学》刊登了舒国滢、徐汉明等国内法学名家有关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和二十大精神理论解读的稿件,成为国内法学期刊界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阵地。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法学》在全国114家法学学术期刊中再次名列学术影响力首位(Q1区),期刊影响力指数(CI)排名第三,仅次于《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根据目前各二次文献转载单位官网数据统计,《法学》刊发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转载共计42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等各类文摘转载共9篇,体现了所发论文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2022年3月,《法学》英文刊(Law Science)首期在美国出版发行,6月正式进入HeinOnline数据库,并以第二名入选“2022年度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十大典型案例”。2022年9月2日,“《法学》英文期刊首期出版发布会暨中国法治建设国际传播研讨会”成功召开,进一步提升了《法学》英文期刊的学术影响,与会专家交流了创办外文法学期刊、对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经验。

在2022年公布的数据中,《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在复印报刊资料法学期刊中全文转载量排名第7,全文转载率排名第8,综合指数排名第7,较往年继续上升。因《学报》近年来在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主编马长山教授在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获评第七届华东地区期刊“优秀主编”。同时,因对学校和教育工作的突出贡献,主编马长山、副主编王沛分别获上海市教委记功。

为更加深入地研讨和应对数字时代的法治变革,《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审时度势,设立“数字法治”栏目,系全国期刊中首个“数字法治”专栏,成为相关研究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2022年,“专题研讨”栏目策划刊发6期专题稿件,包括周光权、张新宝、何勤华、朱广新、陈瑞华、于安等名家大作,对数字行政法的形成与构造、法秩序统一性与犯罪认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及隐私计算治理、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民法典》时代的解释论与立法论、企业合规改革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2022年10月30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联合《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等期刊主办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司法实务界专业人士以及互联网公司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与会,并就“数字司法与数字法治”“数据治理与信息保护”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论坛得到“中国报道·中国实践”频道的大力宣传报道,影响广泛。

最后,值得提及的是, 2022年上半年疫情封校期间,科研处发出倡议,鼓励二级学院坚持“封校不停研”,全校共举办讲座上百场,其中科研处发起9场“东方明珠大讲坛科研抗疫特别活动”,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和法律实务专家,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行而不辍,驰而不息。不平凡的2022年已成过往,展望未来,学校科研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科研做在祖国的大地上,更加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创新引领,提升能级规模,凝练优势方向,调动全校资源,集中力量服务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卡脖子”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实践智库:立足中国实践,对话中国智库。专题策划:秦前松

责任编辑:楚予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发布|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