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为积极应对来势迅猛的老龄化浪潮,江苏提出构建“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已被省委省政府写入有关文件。迈上新征程,江苏民政部门将综合发挥政府主导功能、家庭基础动能、市场配置效能、社会协同势能,解决好“谁来养老”“在哪养老”“如何养老”等问题,全力发展“原居享老”“社区安老”“机构颐老”,积极回应1800万老年人的全方位需求。
聚焦多元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民政部今年初公布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入选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记者探访位于该街道的南山园护理院。
“康复师非常专业,我才能恢复得这么快!”上午9时,92岁的朱长群老人正在三楼顶层平台散步,半年前,他因骨折一度卧床不起。“今年4月,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卧床不起。我老伴患冠心病和高血压,需要女儿照顾,我只好听子女的,住到了养老院。”朱长群坦言,以前一直倾向居家养老,刚到护理院时感觉很不适应,但很快就被护理员的专业服务和真情关怀感动。
南山园护理院院长曹亚男介绍,该院分为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区和社区居家养老区,不仅有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医疗专技人员20多人,还配备智能床垫、智能枕头等设备,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等指标,这些数据都实时显示在护士站的大屏上。“我们正在和周边医院合作,在远程医疗、夜间转诊医保结算方便度等环节上发力。”
朱长群老人的康复治疗师吴萍萍2018年大学毕业,一直从事养老行业。“近几年养老机构设施日益完善,对康复治疗师的职业素养也提出更高要求,特别要会沟通、懂心理,真正打开他们的心扉,让老人身心愉悦。”吴萍萍希望机构和政府举办更多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
乒乓球、书画、棋牌……在护理院的社区居家养老区,老人们的活动精彩纷呈。“送完小孩上学,我就会来找老伙伴们一起娱乐。”62岁的张红与“球友”在乒乓球桌上“拼杀”正酣。来到助餐食堂后厨,记者看到厨师卞立海正准备蒜蓉粉丝虾、豆腐鱼头汤等菜肴,“这些属于‘定制菜’,老人只要支付食材成本加上5元加工费就能吃到。”曹亚男告诉记者,老人在院内助餐一天只需25元,食堂隔壁还准备了干净整洁的床位,老人吃完饭还能免费午休。
城市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农村养老同样充满温度。“没想到,我们住在农村还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服务!”82岁的柏怀军家住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头镇柏坨沟村,因为独居,生活上有很多不便,精神上孤单寂寞,居家养老服务像一束光照亮了他的生活。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引进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探索居家养老“五家”工作法,专业助老员每月上门,“进家门、话家常、解家难、倾家情、结家心”,让全区居家养老老年人享受持续、专业、规范的养老服务。
聚焦人才培养,拉长服务短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养老领域的表述,是时代的要求、行动的指南。”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年保障研究所所长李静表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可以从4个主体发力:政府部门要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安全监管等方面积极作为;养老服务企业可通过科技研发、产品开发、资金支持施展才干;社会组织可通过专业服务、资源链接广泛参与;个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或互助养老等方式投身国家战略中。
在李静看来,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江苏落地见效,真正实现“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需要做到“五个协调”——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相协调,兜底保障与品质发展相协调,城乡统筹与区域发展相协调,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相协调,养老工作普遍规律与江苏特色个性发展相协调。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李静说,当前,养老护理人员的稀缺和素质提升都亟需关注,“要通过全链条、全周期、全流程的育人、引人、用人、留人,打造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养老护理员队伍,让养老人才成为‘苏适养老’坚实的保障。”
“对大多数中国老人而言,养老不喜欢离家,所以我们要建好床边、身边、家边、周边的养老服务。”李静说,当前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把机构的功能延伸到社区、延伸到老人家中。
李静还认为,江苏要重点关注农村养老问题,拉长服务短板,方法是“内培+外引”。“内培,即把农村内部的优势养老资源培育起来,发挥农村乡情浓厚、邻里互助的传统优势,发展互助养老;外引,就是对敬老院进行改造,通过公建民营,让养老企业轻资产进入,目前各地已在试点。通过政企合作,利用市场力量助力养老事业发展,南京江宁的小江家护以及农村社会化养老助餐点等都是有益探索。”
聚焦急难愁盼,打造“苏适养老”品牌
今年以来,省民政厅紧紧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大力推进“苏适养老”品牌建设。省政府将3万户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改造提升110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展5万人次养老护理员培训等3项工作纳入今年的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中,全省共建成各类养老床位74.2万张,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近40张。如今,全省已有1.4万居家失能老人家中设有家庭养老照护床位,300万老年人享受居家上门服务。
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沙维伟表示,全省民政部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最新战略部署,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补齐短板弱项,大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满足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老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推动能力评估服务覆盖有需求的老年人群,建立健全空巢、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长效机制。
为强化社区依托作用,全省城市街道标准化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将实现全覆盖,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民政部门将协同发改部门规范养老机构定价机制,开展普惠型养老机构签约,拓展普惠型床位供给。聚焦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江苏将加强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乡村睦邻点、农村幸福院、老年活动站等村级养老服务设施。
今年,全省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16万人次,发放民营养老机构一次性纾困补贴1.37亿元,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平稳发展。未来,全省将继续实施养老护理员和服务机构负责人轮训,推广“物业+养老”“家政+养老”“护理+养老”,鼓励执业护士、家政服务员、健康管理师等入职养老行业,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供人才支撑。(唐悦 金亦炜)
责任编辑: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