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启动“五星工坊”建设,到2023年底,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培育10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力争通过3年努力,在全市打造1000个“五星工坊”,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全覆盖、“五星”“四星”村产业带动全覆盖!近日,平顶山召开“五星”支部创建八大助力行动暨“五星工坊”建设部署会,全面启动“五星工坊”建设,开启抓党建、强产业、创“五星”、促共富的新攻势。
最美人间四月天,恰是奋斗正当时。建“五星工坊”,聚产业“活水”,路径让人清醒,目标令人振奋。
初衷:瞄准“四增”谋篇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省委着眼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作出在全省开展“五星”支部创建的战略部署。经过去年一年的实践,平顶山有31个村、4个社区成功创建“五星”支部,其中农村创建得分全省排名第四、社区创建得分全省排名第二,但乡村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增收难、部门联动合力不足等短板同时凸显。
产业不兴,“五星”支部创建就没有源头活水,乡村振兴更无从谈起。补短板,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如何壮大乡村产业,实现乡村组织增能、产业增值、集体增收、群众增富?平顶山市委组织部深入基层调研、外出学习考察,并多次与有关部门研讨论证、修订完善,最终确定了党建引领“五星工坊”建设这一创新思路,即围绕抓实“五星”支部创建,由村(社区)、企业、部门、院所等结对共建,通过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党建联建机制,利用党群服务阵地、闲置房屋土地等创办工坊式创业就业平台,引导企业把合适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或结合发展乡村旅游、高效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推动形成“村村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户户有收入”的新机制新气象。
模式:“五种类型”强村富民
方向不明,事倍功半;方向准确,事半功倍。
建“五星工坊”,这是一次破题之举,也是一次全新实践。
根据平顶山《关于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五星工坊”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市将立足乡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按照生产方式、产业特点和组建形式等,重点建设五种类型的“五星工坊”:
来料加工型。统筹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资源力量,采取“村建企租”“联建企管”“企建村营”等多种形式,利用集体土地或闲置房屋建立规范的加工工坊,或对有一定基础的来料加工点进行改造提升,产品主要供给对接企业或行业,有相对固定的加工场所、一定数量作业工位和专门管理人员。
招工驿站型。建立集劳动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发布、提供用工服务等于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可利用农村闲置房屋资源打造招工驿站,也可在对接企业建设共富车间,打造集体协作、就近就业的稳定用工关系。
乡土品牌型。采取“村产企销”“联建户营”“村企联营”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与村经济合作组织联建,按一定标准规范进行统一种养、加工、包装、销售,挖掘培育“乡(土)字号”“农字头”绿色品牌、特色产品,以品牌影响力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农贸产品集散地。
农旅融合型。在拥有特色资源的村庄发展文化创意、休闲观光、乡村民宿、农事体验等业态,以村集体土地入股、联建共营、农村闲置资源出租等多种形式,引进乡村民宿、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项目,带动群众依托旅游服务或产业发展创收。
赋能创业型。采取“集体+院所”“集体+企业”“企业+农户”“农户+网红”等多种形式,鼓励村集体自主创办企业、联合开发产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电商经济、庭院经济、网红经济,培育孕育乡村产业。
“试点先行,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平顶山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商活村、试点先行”的原则,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着力打造工农互促的发展之坊、村集体经济扩中提低的富民之坊、守根固本的强基之坊、共建共享的暖心之坊,力争通过3年时间,在全市打造1000个“五星工坊”,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全覆盖、“五星”“四星”支部村产业带动全覆盖。
路径:“六个环节”科学推进
善谋行远,实干乃成。蓝图变实景,唯有实干。
3年打造1000个“五星工坊”,目标如何实现?会议明确了六个关键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每项工作重点都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单位。
列单子:由县(市、区)组织部门会同涉农部门进行梳理,建立本地资源、供给需求、政策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四张清单”,便于精准对接相关企业和项目。
建平台:乡镇党委依托平台公司,或组建强村公司,聘请专业经纪人或团队,统筹负责辖区“五星工坊”统筹设计、布局布点、村企对接等工作。
定计划:县乡党委制定年度推进计划,明晰目标、类型和示范点;牵头责任部门制定各类工坊年度建设计划,做到心中有计划、手上有项目、发展有门路。
搞对接:依托国有平台公司或组建乡镇强村公司,精准对接相应企业;各牵头责任部门结合共建项目对接相应企业,各村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项目对接、共建联建。
抓运营:完善工坊运营队伍,建立企业、村集体、村民、工坊经纪人等多方收益分配机制,工坊管理运营机制,确保工坊实体化运行。村(社区)要成立“五星工坊”党小组,配合做好工坊建设及运营管理。
严考核:由组织部门牵头,对“五星工坊”建设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根据运营情况兑现奖励措施,突出因地制宜精准建、市场运作科学建、常态长效稳妥建,确保建一个、成一个。
保障:“六大体系”助力增效
建“五星工坊”,是市委基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开展的创新实践、长远之计,必须集聚合力、见效果出成果。为此,平顶山超前谋划、“保险”前置——
构建党建统领、多方联动的组织体系。建立“五星工坊”党建联建机制,坚持党建带群建,加强谋划,整合资源,带动群团组织、院所、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积极参与,协同联建、联动发展;各村(社区)党组织设立“五星工坊”党小组,加强对工坊的政治引领、运维管理和安全监督。
构建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运行体系。根据“4张清单”与相应企业精准对接。依托企业负责人、“归根”人才、农村创客、新乡贤等,培育打造一支有资源、能管理、善协调的工坊经纪人、工坊管家队伍。
构建综合集成、直达快享的政策体系。各级涉农涉企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人才、政策、资金等下沉基层,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给予更多倾斜。
构建精准匹配、到户到人的帮扶体系。动态掌握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就业状况、健康情况等信息并建档立卡,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党组织党员“一对一”“一对多”联系服务建档立卡人员,精准提供培训、精准对接用工需求。民政、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要继续做好政策性收入保障工作。
构建服务优质、支撑有力的保障体系。县(市、区)党委建立领导干部分片包联机制,各乡镇(街道)明确1名班子成员、1名驻村干部、1名村“两委”成员联系1个“五星工坊”,帮助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统筹整合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科技特派员等力量,完善日常管理、工资协商、质量把控等机制。
构建对标创建、细化具体的考核体系。按照党建引领力、组织运行力、服务支撑力、共富带动力、特色亮点及运营情况等进行考核奖惩,并适时开展十大“五星工坊”示范基地评选、晾晒比拼擂台赛等活动,确保创建效能。
明思路、定举措,这是一次创“星”工作推进会,也是一次产业振兴的动员部署会。平顶山“五星工坊”建设如种子般正破土而出,全市上下奋力抓党建、强产业,为“五星”支部创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添活力、积动力。
踏风而行,竞进赶超。平顶山各地各有关部门把“五星工坊”建设、“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工作质量成效和干部能力作风的考验考量,誓要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平顶山日报 记者孙聪利)
《中国实践参考》专题策划:秦前松
责任编辑:楚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