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带头人,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汉明教授领衔撰写的多篇文章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刊用。
由徐汉明教授与李辉博士研究生撰写的《人民检察事业90年:发展历程、制度优势及其效能转化》分别被《新华文摘》2023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3期转载刊用。文章主要从人民检察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优势效能之转化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作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显著优势有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二是始终坚持检察制度的“人民性” 、三是始终坚持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 、四是始终坚持“双重领导、一重监督”的组织制度、五是始终坚持检察机关的职能体系建设、六是始终坚持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七是始终坚持法律监督权的运行监督与制约、八是始终坚持人民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优势效能之转化路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凸显制度根本效能、二是推动“四大检察”协调发展,增强制度整体效能、三是挖掘法律监督“权力束”内涵,激活制度结构效能、四是深化检察综合配套改革,激发制度活力效能、五是构建法律监督“三大体系”,提升话语传播效能。
由徐汉明教授与孙逸啸讲师撰写的《法治中国建设十年重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23年第4期全文转载刊用。文章认为,十年来,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成就集中体现为,法治建设战略的历史性转变、法治建设体系的重塑式变革、法治体系效能转化整体性提升。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为:必须真信真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必须遵循规律,坚定不移实施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战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以人民法治需求为评判标准,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统筹谋划,始终坚持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有效维护执政安全、制度安全、国家长治久安。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强国。
由徐汉明教授与张勇博士研究生撰写的《现代法庭科学学科体系之理论证成及课程体系设计》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2期转载刊用。作者认为,在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传统法庭科学存在与时代发展对话滞后、体系证成不周延、内外部约束条件适调困难等短板,构建现代法庭科学学科,成为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司法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设计科学合理的现代法庭科学课程体系,则是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促进司法文明建设,培养大批复合型卓越法治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付玉)
中国实践智库:立足中国实践,对话中国智库。专题策划:秦前松
责任编辑:楚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