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霄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
(视频请关注上海市法学会视频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研究命题也很快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此,我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和语境两个方面,向大家分享自己学习和研究的一些心得。
第一个要分析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但是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强调的是走出去,而不是引进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当中,使用过不同话语,也代表着对建设道路的不同认识。这些话语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等。具体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的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且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并共同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式,这是由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经济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发展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共性是主要,特性是次要的,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相对应;“建设四个现代化”其本质是向先进国家学习并发展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强调了现代化的共性,即可学习性。而“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中国的现代化,更要形成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道路和方式,为其他国家建设现代化提供范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范围是全球,而不是局部。现代化是世界文明的符号,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转变意味着中国道路影响范围的扩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影响将超出社会主义国家,也将超出第三世界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范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将成为世界最先进文明的代表之一。
第二,我们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是指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既有的现代性正在面临困境。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我国很好地总结了过去国家建设的成就,包括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改革成就,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主要是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关系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在复杂国际关系当中,与不同国家的合作与竞争,军事发展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军事发展为我国强大的国力提供了支撑。而在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世界主要国家却面临着现代性的困境。关于现代性的研究,学界早已有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包括马克思·韦伯和哈贝马斯等著名学者都对现代性有过很深入的阐释。但是在国家建设层面,现代性存在另一种认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很多人都认为,现代性是以货币为基础的,以自由民主等为价值的,以理性为形式的,以主权国家竞争为动力的人类协作模式。而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同时,这种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事实上,世界各国在自身的建设中都面临着难以在现有框架内解决的问题,都在渴求一条新式的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党的领导下为世界其他国家探索一条可行的现代化国家建设道路,我国还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探求,从现实问题中寻找。中华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是从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角度来看,中国人的高效与合作已经得到广泛接受。这一点从外资在过去几十年中大规模对中国投资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资本控制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劳动越来越不受到重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在马克思主义传统框架内,资本通过压榨产业工人积累财富。而现在资本不仅通过金钱和舆论操控国内政治,还通过投资和国内政治影响国际关系。资本的无序发展不仅对经济领域产生了重大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它扭曲了国家政治和国际关系,形成了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风险。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但资本在现在的历史阶段仍然承担着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功能,各国解决这一问题尚无良好的可行方案。而中华文化要求建立的是以人和人的价值为本的现代化国家,而不是以钱为本的帝国。从这一点出发,也许我国可以探索一条更为良性的发展道路。
除了上面提到了现代性困境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正面临过去从未面临过的问题。近年,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区块链等高算力技术的使用等,电力、能源金属的需求爆发式增长,这正在从底层改变着以传统能源石油为基础的地缘政治体系。虽然这种改变对我国来说是一种机遇,但它也意味着现有体系重构或解体可能引发的冲突。数字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人工智慧的开端(比如现在正在讨论的chatgpt),使人类既有协作体系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比如在意思参与机制上,算法辅助做出的选择还是不是人的选择;在行为主体上,掌握人工智慧的主体与没有掌握人工智慧的主体之间的差异,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规则体系可以容纳的范围;在协作方式上,各个细分领域的中心化程度越来越高(比如商品销售、服务等都形成了各自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淘宝、京东、美团、拼多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分散在衔头巷尾的小店),这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传统政治经济体系。以上这些也正是本人在学术研究中致力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传统理论对现实的不适应性和新兴科技与社会的融合都是人类在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谁更好地解决了这些现实问题,谁就可以在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上取得更大的发言权。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是什么样。中国式现代化是承上启下,着眼于未来的。正如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中国也将成为世界各国国家建设的一个典范。
《东方法学大讲堂》由上海市法学会特约供稿,专题统筹:秦前松。
责任编辑:楚予